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广西壮族自治区奖励引荐外商投资的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7:18:55  浏览:853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奖励引荐外商投资的暂行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奖励引荐外商投资的暂行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奖励引荐外商到广西投资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奖励的范围包括:引荐外商到广西投资兴办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租赁厂房设施,以及引荐外商到广西开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做出贡献的国内公民,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外国人。
第三条 凡引荐外商投资的资金已到位的,对其直接荐人给予一次性奖励:
(1)引荐外商兴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及补偿贸易项目的,可按外商实际投入金额(不含由我方担保的外商境外借款投入和企业境外借款)提取奖励金。投入在1000万元(含1000万元)人民币(以下均同)以下的,按1.5‰提取;投入1000万
以上,1亿元(含1亿元)以下的,超过部分按0.5‰提取;投入1亿元以上的,超过部分按0.2‰提取。以技术投入的,可按技术作阶或按股折价计算提取。直接投资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农业开发项目、高科技项目,直接引荐人可加得上述奖励金的20%。
(2)兴办加工装配项目的,可按该项合投产一年内企业实际获得工缴费不超过5%提取奖励金。
(3)引荐外商租赁厂房、设施的,从投产月算起,按第一年租金收入不超过3%提取奖励金。
(4)对引荐外商投资额达100万(含100万)美元以上的直接引荐人,除提取奖金外,企业所在地的县以上人民政府还可酌情颁发奖励证书、奖章、奖杯。
第四条 奖金的支付渠道:兴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补偿贸易项目的,奖金均由中方企业支付;兴办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和补偿贸易项目的,奖金由企业所在地的财政部门支付;兴办加工装配项目,奖金从企业获得的工缴费中支付;出租厂房、设施的,奖金从获取的租金中支付。


奖金支付办法: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中方支付单位凭当地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报告确认和外方实际入资证明,向引荐人发放奖金,并报当地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备案。其他项目,支付单位所在地凭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向引荐人发放奖金,发放
后向当地对外经贸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 自治区副省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不属受奖范围。厅局级干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各级项目主管人员和决策人员、项目审批部门的工作人员,引荐外商投资有成绩的,不实行第三条(1)、(2)、(3)款提奖办法,主要给予精神奖励(如颁发奖状)。成绩突出的,可由企
业所在地的县以上人民政府酌情发给一次性奖金或晋级。
第六条 获奖人员,应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
第七条 对引荐外商投资获奖的人员,如发现违反本规定,弄虚作假或冒领他人奖励金者,经查明属实,应撤销其奖励,退回奖金,并按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罚。
第八条 本规定的各项奖励办法,适用于引荐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侨投资者。
第九条 本规定由自治区经济开放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执行。



1991年4月1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进出境旅客选择“红绿通道”通关的规定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进出境旅客选择“红绿通道”通关的规定
1992年11月20日,海关总署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它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实施“红绿通道”验放制度的海关检查场所,进出境旅客均应按照本规定申报所带行李物品和选择通道,出示本人护照(或其它有效旅行证件)和身份证件,接受海关检查。
第三条 下列进境旅客应选择“红色通道”通关:
(一)携带海关征税或限量免税的物品者;
(二)携带旅行自用物品超出照相机、便携式收录音机、小型摄影机、手提式摄录机、手提式文字处理机每种一件范围者;
(三)携带货物、货样以及携带物品超出旅客行李范围者;
(四)携带五千美元以上或等值的其它货币现钞,或五十克以上金饰者;
(五)有分离运输行李物品者;
(六)携带其它须办理手续的物品者。
上述旅客应按规定填写《旅客行李申报单》或其它申报单证,并持有关必备文件,连同有关物品一起交海关办理手续。
第四条 下列出境旅客应选择“红色通道”通关:
(一)携带需复带进境的旅行自用物品者;
(二)携带文物、货物、货样以及其它须办理出境验放手续的物品者;
(三)未将应复带出境物品原物带出或本次暂时进境物品未办结海关手续者;
(四)携带货币、金银及其制品未按规定取得有关出境许可凭证或超出本次进境申报数额者;
(五)携带出境物品超出海关规定的限值、限量或其它限制规定者。
上述旅客中除携带需复带进境的旅行自用物品者应填写《旅客行李申报单》或其它申报单证交海关办理验核登记手续外,均可免填《旅客行李申报单》或其它申报单证,但应主动向海关口头申报并将有关证明文件或本次进境的申报单证等必备文件,连同有关物品一起交办手续。
第五条 不明海关规定或不知如何选择通道的旅客,应选择“红色通道”通关。
第六条 下列进境和出境旅客可以选择“绿色通道”通关:
(一)持有中国主管部门给予的外交、礼遇签证的非居民旅客;
(二)本条第(一)款以外的海关给予免验礼遇的旅客;
(三)本规定第三、四、五条规定以外的其他旅客。
上述旅客通关时应主动向海关出示本人护照(或其它有效旅行证件)和身份证件。
第七条 旅客进出境时,应遵守本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授权有关海关为实施本规定所公告的其它补充规定。
第八条 本规定第三、四、五条所列旅客未按规定选择“红色通道”通关的,属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海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第十三条有关规定处理。
进出境旅客携带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境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物品逃避海关监管并构成走私的,海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第二章有关条款处理。
第九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起实施。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没有严格依照刑法规定对于先行羁押的时间进行折抵,且这种错误的折抵方式隐藏于一些刑事判决书之中。如王某于2010年11月10日被羁押,2011年4月18日因犯抢夺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判决书确定的刑期时间自2010年11月10日起至2011年5月9日止。

刑法第47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上述案件中,以2010年11月10日为先行羁押首日,以一审宣判的前一天为先行羁押的末日计算,王某被先行羁押159日。以一审宣判当日为判决执行之日计算,折抵之前的刑期末日应为2011年10月17日,再减去先行羁押的159日,折抵之后实际刑期末日应为2011年5月11日,即判决书在对王某先行羁押159日的情况下,按照161日进行了折抵。

笔者认为,存在先行羁押天数与实际折抵天数不一致的原因在于判决书没有按照刑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折抵。刑法第47条规定的折抵方法应该进行以下三步计算:一是确定先行羁押的具体天数,二是确定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折抵前的刑期结束日,三是以折抵前的刑期结束日减去先行羁押天数所确定的日期方为折抵后的刑期结束日。但按照目前判决书的通常表述方式,其隐含的计算折抵后刑期方式为,以一审宣判前连续羁押的第一天为“判决执行之日”,在此基础之上累加刑期所至日期为折抵之后的刑期结束日。由于每月天数不同,先行羁押按日折抵与刑期通常按月、年计算的不同计算方式,必然导致直接从羁押第一日累加刑期的计算方式的折抵结果与“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的计算方法所得结果存在出入,通常会出现多折抵或少折抵一至二日的情况。

“判决执行之日”的理解也存在问题,由于一审判决并非宣判即生效,可能被上诉或抗诉,且交付执行也需要过程,到底何日为判决执行之日在一审宣判时是无法确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审宣判之前是不可能属于判决执行之日的,其必然属于先行羁押,也就必须按日折抵刑期。

由于刑法对于“判决执行之日”和“判决确定之日”的区别表述,故笔者认为以一审宣判之日作为判决执行之日也是不妥的,但这并不妨碍证明目前判决书中将先行羁押第一日直接作为判决执行之日计算刑期方法的错误。彻底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在刑法修正或明确司法解释出台之前,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在刑事判决书中不再列明刑期的起止时间,而仅就先行羁押情况和所判处刑罚作出说明,至于具体刑期起止日期留待执行机关在执行阶段根据判决书所列明情况进行计算。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